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信息 > 通知公告 >  新闻出版

2020年度北京市提升出版业国际传播能力奖励扶持项目申报相关问题解读

日期: 2020-08-17     

分享:

1.《北京市提升出版业国际传播能力奖励扶持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出台的背景是什么?
  《北京市提升出版业国际传播能力奖励扶持项目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管理办法》),是对原《北京市提升出版业传播力奖励扶持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的修订。原办法制定于2016年,2016年至2018年连续实施三年,累计奖励扶持项目676个,每年涉及出版单位40余家,总奖励扶持金额约8350万元,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但随着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本市出版行业出现了许多新变化、新情况,同时,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对全市出版业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北京市新闻出版局、北京市财政局以原办法为基础,依据中央最新文件精神和市委市政府要求,结合本市出版行业新近发展状况,着眼解决制约出版“走出去”的突出问题,对原办法进行了修订。
  2.《管理办法》与原办法相比做了哪些修订?
  主要修订有5个方面,一是在坚持国家站位基础上,突出首都北京特色;二是针对企业和项目两种奖励扶持对象,抓住翻译、渠道等制约“走出去”的关键环节,突出数字出版新兴业态,对奖励扶持类别进行重新梳理;三是鉴于翻译在“走出去”工作中的基础作用,增加对翻译技术研发、翻译平台培育、翻译人才培养的扶持;四是增加对出版“走出去”交流推介重点活动的扶持;五是对奖励扶持比例及最高限额进行了适当调整。
  3.奖励扶持类别有哪些?
  一是鼓励和支持各种所有制企业从事版权输出(含合作出版)、实物出口等对外出版业务;二是鼓励和支持企业积极输出主题鲜明、文化内涵深厚的优秀产品。对符合年度重点对外出版方向、已达成初步输出意向的出版项目,择优对人工翻译费用予以资助,对上一年度已经在国外出版,经审核认定产生较大国际影响的优秀出版项目,给予奖励。三是鼓励和支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推动网络文学、网络游戏、动漫、数字音乐、在线教育、数字期刊、出版物数据库等数字出版产品“走出去”。四是鼓励和支持利用多种方式加强多语种翻译能力建设,对与翻译相关的技术研发、平台基地培育、人才培养等重点项目,择优予以资助。五是对出版“走出去”重点交流推介活动,择优予以资助。六是加强对外投资,建设出版业国际传播渠道。对境外投资优秀企业给予奖励。
  4.2020年度重点申报方向有哪些?
  一是深入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阐释中国道路、中国制度、中国理论、中国理念,展示中国当代经济社会发展、改革开放成就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独特魅力,传播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二是积极宣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重大倡议,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三是聚焦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讲述中国人民勤劳奋斗、脱贫奔小康的故事;四是讲好中国抗击疫情故事,介绍中国携手国际社会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积极作为和进展成效,充分展现疫情防控斗争中展现的中国精神、中国优势;五是突出展现首都改革开放成就和社会治理实践成果,以及丰厚人文历史底蕴,展现首都风范、古都风韵、时代风貌的城市魅力,展示伟大社会主义祖国的首都、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国首都、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良好形象;六是其他符合2020年度重点对外出版方向的。
  5.如何进行申报?
  符合申报条件的出版单位可以通过北京市新闻出版局官网(
http://www.bjxwcbj.gov.cn/)详细阅读《管理办法》、申报通知及申报说明,并进行线上申报。请各单位于8月17日至8月24日集中进行系统填报,并于8月24日前将所需样书、样品等材料寄送至北京市文化发展中心。联系人及寄递地址详见申报通知。
  6.项目评选工作有哪些要求?
  评选工作由市新闻出版局具体组织,将严格按程序开展初评、复评、踏勘、筛重、公示等相关工作。一要坚持正确导向。旗帜鲜明讲政治,把内容导向要求落实到评审工作全过程,加强对企业和项目整体格调、品位的把关,绝不给错误思想观点和不良文化提供对外传播渠道。二要坚持专业水准。评审专家应有高级职称,熟悉出版“走出去”发展情况,熟悉国际传播最新态势,熟悉新型数字出版领域等,财务专家要拥有企业经营、投资等相关财务知识。三要坚持客观公正。严格执行有关文件及制度要求,精心设计评审打分标准,实行专家打分与实地踏勘相结合,综合各方因素推选优秀项目。四要坚持规范管理。严格评审流程,强化结项管理,合规拨付、使用项目经费。认真落实重大选题备案办法,应履行而未履行重大选题备案程序的出版物不得申报。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
“北京市新闻出版局(北京市版权局)”门户网站,是否继续?